高盛看涨铁矿石背后:95美元是终点还是新起点?
发布时间:2025-09-07
摘要: 【价格狂欢的底层逻辑:被低估的供给危机】当高盛将第四季度铁矿石目标价锁定在95美元时,这个数字瞬间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市场。但细究其预测报告,分析师团队反复强调的"结构性供给缺口"才是真正值得玩味的核心。全球最大铁矿石出口港黑德兰港的最新数据显示,7月发运量同比骤降12%,而必和必拓将2023财年产量预期下调至2.57-2.67亿吨的动作,恰似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指。中国港口库存的异常波动更印证了

【价格狂欢的底层逻辑:被低估的供给危机】

当高盛将第四季度铁矿石目标价锁定在95美元时,这个数字瞬间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市场。但细究其预测报告,分析师团队反复强调的"结构性供给缺口"才是真正值得玩味的核心。全球最大铁矿石出口港黑德兰港的最新数据显示,7月发运量同比骤降12%,而必和必拓将2023财年产量预期下调至2.57-2.67亿吨的动作,恰似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指。

中国港口库存的异常波动更印证了这种紧张态势。截至8月中旬,45港铁矿石库存量降至1.18亿吨,创下近三年同期新低。有趣的是,这种去库存发生在传统淡季,当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仍维持在245万吨高位,港口日均疏港量突破320万吨,这种"淡季不淡"的现象让贸易商们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。

一位唐山钢企采购负责人透露:"现在拿货就像抢春运火车票,澳洲PB粉溢价已经涨到今年最高水平。"

这种供给端的紧绷并非偶然。西澳皮尔巴拉地区接连遭遇飓风侵袭,力拓被迫三次下调发运指引;巴西淡水河谷的S11D矿区虽在增产,但北部暴雨导致铁路运输频繁中断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全球前十大矿山中有六家面临开采年限危机,新项目投产周期普遍需要5-8年,这种青黄不接的供给断层正在形成长期价格支撑。

政策变量则为市场再添一把火。中国7月政治局会议释放的"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"信号,让市场对"金九银十"的基建需求重燃期待。某私募基金大宗商品交易员算过一笔账:若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环比回升10%,将直接拉动铁矿石日耗增加15万吨。而印度钢铁部最新规划显示,到2030年其粗钢产能要提升至3亿吨,这个新兴需求极的崛起正在改写传统供需版图。

【需求迷雾中的多空博弈:狂欢背后的清醒剂】

当市场沉浸在看涨情绪中时,摩根士丹利却悄悄将四季度铁矿石预测下调至85美元。这种分歧背后,折射出需求端挥之不去的迷雾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预警数据颇具深意: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连续五周攀升,7月末达到1650万吨,而同期建筑钢材成交量却环比下降8.6%,这种"高产低销"的剪刀差正在积累风险。

新能源革命的冲击更不容小觑。特斯拉上海工厂第300万辆ModelY下线的同一天,国内电弧炉钢厂开工率攀升至68%。短流程炼钢每吨减少1.6吨铁矿石消耗的特性,正在改变原料需求结构。据冶金规划院测算,2023年电炉钢占比若提升至15%,将直接削减铁矿石需求4000万吨,这相当于澳洲年出口量的7%。

政策调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。中钢协近期三次召开"稳价格"座谈会,要求钢企"主动降低生产强度"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合约保证金比例已上调至15%,当监管层开始给市场降温,往往意味着价格拐点临近。某期货公司黑色系首席提醒投资者:"现在每吨95美元的预测价,已经包含了对政策刺激的过度预期。

"

全球经济的阴云则为需求蒙上更大阴影。德国7月制造业PMI跌破38,创2009年以来新低;美国建筑支出连续三个月环比负增长。就连向来坚挺的东南亚市场也出现异动,越南钢铁协会数据显示,7月钢材出口量同比暴跌43%。这种全球性的需求萎缩与供给收缩形成复杂对冲,让价格走势充满变数。

站在十字路口的投资者需要更精细的导航工具。关注青岛港62%品位铁矿粉现货溢价波动,当溢价超过8美元时往往预示短期见顶;追踪全国247家钢厂进口矿库存天数,若跌破25天将触发补库行情。而对于长线布局者,不妨将视线投向几内亚西芒杜铁矿——这个全球最大未开发铁矿的投产进度,或将成为改写游戏规则的关键变量。

标签:
推荐项目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