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布的美国5月ISM制造业PMI意外跌至48.7,连续第二个月处于收缩区间,制造业活动放缓直接导致工业用油需求下降。更令市场震动的是,EIA数据显示上周商业原油库存激增182.5万桶,远超市场预期的减少250万桶,汽油库存更创下2023年1月以来最大单周增幅。
在消费端,AAA数据显示美国汽油零售价已跌破3.4美元/加仑,但需求同比仍下降1.8%,凸显高利率环境下居民消费能力萎缩。美联储最新点阵图显示年内或仅降息1次,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正通过汽车贷款、运输成本等渠道压制能源消费。
WTI原油日线图上,价格已连续5个交易日收于50日均线下方,MACD指标形成"死亡交叉"后持续发散。当前油价在73.2-73.5美元区间形成密集成交区,该位置既是2023年12月低点,也是2024年3月急涨行情的启动平台。
值得警惕的是,布林带下轨已下移至72.8美元,若有效跌破73美元心理关口,可能触发程序化交易系统的连锁抛售。根据CFTC持仓报告,基金经理持有的WTI净多头头寸降至15个月新低,市场情绪进入"冰点时刻"。
美国本土页岩油产量持续回升至1320万桶/日,二叠纪盆地钻井平台数量环比增加4台。与此战略石油储备(SPR)补库计划因价格因素暂缓,政府购买量从日均30万桶骤降至10万桶。
需求端疲软与供给端韧性形成鲜明对比:航空燃油需求复苏停滞,4月美国航空客运量同比增幅收窄至3.2%;卡车运输指数连续3个月下滑,重卡柴油消耗量同比下降5.7%。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原油市场的定价逻辑。
尽管OPEC+官方维持减产协议至三季度,但路透社披露的闭门会议纪要显示,俄罗斯、伊拉克等成员国正推动将自愿减产转为"弹性生产机制"。阿联酋已获得2025年增产30万桶/日的配额,这种"开口子"的做法可能引发其他成员效仿。
卫星监测数据显示,5月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量环比增加12%至365万桶/日,黑海港口装船量创俄乌冲突以来新高。沙特阿美连续第二个月下调销往亚洲的原油官价,贴水幅度扩大至1.8美元/桶,价格战苗头初现。
中东局势出现缓和迹象,胡塞武装与沙特达成临时停火协议,红海原油运输量回升至冲突前85%水平。美国与伊朗秘密谈判取得进展,可能为200万桶/日的伊朗原油重返市场铺路。
美元指数站稳105关口对油价形成持续压制,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原油期货较国际油价贴水扩大至4.2元/桶,套利交易加剧亚洲时段抛压。高盛大宗商品团队已将二季度油价预测从85美元下调至78美元。
对于持有多单的投资者,建议在73美元设置硬性止损,若小时图连续3根K线收于72.8美元下方应果断离场。空头交易者可采取"突破追单+回踩加仓"策略,首批头寸控制在5%仓位以内,破位后反弹至73.5美元附近二次布空。
对冲基金开始布局跨式期权组合,重点关注执行价70美元的看跌期权。产业客户宜加快现货点价节奏,利用期货贴水结构锁定远期成本。需要特别关注6月13日OPEC月报产量数据及6月14日美国非农就业报告,这两大事件可能成为破位行情的催化剂。